|
|
|
|
|
|
|
|
|
|
|
2016/10/17 8:53:22 学生 大学生 高中生 初中生 小学生 sogou
  站内导航
  学位服展厅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位文化>>哈佛观礼记———哈佛大学毕业典礼见闻
 

哈佛观礼记———哈佛大学毕业典礼见闻

《天津日报》专副刊-文艺周刊-第11版-2002.3.28

田师善       

  6月初的一天。波士顿。和风丽日,蓝天白云。绿树成阴的街道上,走着肤色不同、语言各异却同样喜气洋洋的人群,其中有的穿着博士服、硕士服,戴着博士帽、硕士帽,满大街遛。这是哈佛大学举行一年一度学位颁授庆典的前一天,整个城市就已经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就是这天的下午,我和老伴来到了这里。女儿田晓菲苦读数载,博士毕业了,我们应校方的邀请来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当天在一家旅馆下榻,这才发现,住在这家旅馆里的,大都和我们一样,也是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庆典的父母和亲人。

  第二天很早便起身。天还是那么晴朗,街上已经有很多人,尽管是陌生的面孔,见面都互相寒暄,都朝一个方向走,我们也随着人流,直奔哈佛。

  先进入一个大院,那里架好了有半个足球场大的白色帐篷,帐篷下摆满了白色的餐桌,帐篷外另有一排桌案,长龙似的摆满了食品。这是为参加典礼的师生和来宾准备的免费自助早餐。我们随意在一张桌前坐下,女儿的两位同学,看见了也凑过来,离开会的时间还早,我们边吃边聊天儿。我为这热闹的场面所吸引,离开餐桌拍了几张照片。这时,老伴也离开餐桌,因为吃不惯冷饮,要找热水。长案上并排放着几个盛水的容器,上面有英文说明我们却不认识。老伴自言自语地说:“哪是热水呢?”身后竟有人答话:“中间的是热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回头一看,却是一个白发碧眼的美国老头儿。看他笔挺的西装,优雅的气质,心想一定是哈佛的教授了,我们向他道谢,他却问我说:“你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们从中国来。”老头儿微微一笑:“我当然知道是从中国来的!”我这才意识到回答得不对了,连忙补充说,是从天津来。老伴说:“您的中国话说得这么好!”老头儿风趣地耸一下肩,做了个手势说:“马马虎虎!”我和老伴都笑了,心里却在说:“在这地方可不能随便说话,说不定谁懂中文呢!”

  开会的时间快到了,女儿要加入博士生的队伍,先走了,我们随人流赶往主会场。偌大的校园,露天典礼,我们根本没意识到会有座位问题,就慢慢地走。进去一看却傻了眼,不要说座位,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凡能看见主席台的地方全都是人,满院子人山人海。我们在人丛中钻了好一会儿,才在一幢楼的墙牙子上挤了个站脚的地方。足下宽不盈尺,后身紧贴墙壁,倒真是做了“壁上观”。后来才得知,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六千多人,而参加典礼的少说也有两万多人。

  乐声奏起,在人们翘望和掌声中,毕业生分几路从不同的通道列队入场。领头的手里都挥舞着什么,离得近的能看清,那是他们所学专业的“标志”:医学院的高举听诊器、手术刀,法学院的举着一只大手铐,而高举着放大了的美元样张的,一定是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了……高举美元的似在炫耀他们掌握着财富;挥舞手铐的好像在说:“你们别做违法的事,不然的话……”听诊器、手术刀则意味着谁生了病都需要他们。会场里人声鼎沸,掌声不断,有人向队伍里扔鲜花,毕业生们也报以欢呼雀跃,整个会场,活跃、奔放、热烈、激荡,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树上挂着各色各样的锦旗,大概是不同院系的标志。毕业生入座后,会场肃静下来。校长、院长和有权威的教授,也在主席台上落座,都穿着博士服,远远望去,红红的一片。

  典礼开始,致词讲话,气氛又活跃起来。特别是毕业生代表的演讲,使会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他们颂扬母校的成就,感谢导师的培育,表述求学的艰辛,畅谈伟大的抱负;他们为作为哈佛人而骄傲,为取得哈佛的学位而自豪,语气中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可惜我听不懂英语,只能从别人简单的意译中略知一二。但从那铿锵的语气,有力的手势,会场里不时爆发的热烈的掌声和笑声,以及情不自禁的大声欢呼,我却像听懂了他们所讲的一切,听懂了他们情感的真挚,文词的优美,以及语言的幽默和风趣。据说,能在大会上演讲的,必先通过院系演讲比赛的选拔。靠竞争得到认可,有实力才能胜出,一点也不含糊。

  由于毕业生太多,颁发学位证书的仪式,只能分学院进行。大会一结束,我们就赶快去找文学院礼堂。道路生疏,还是迟到了。那是一个剧院式的礼堂,幸好在二楼的一侧找到了座位,离主席台不算远,俯视之下,台上的一切都看得清楚。院长讲话后,毕业生有秩序地一个个走上台去。院长说着祝贺的话,和每一位毕业生握手、拥抱,然后授予学位证书。摄影师早在恰当的位置架好了相机,为每一位毕业生拍下那激动人心的瞬间,照片还要寄给本人,留做永久的纪念。这时我也打开了相机,准备等女儿上台时也抢拍几张照片。忽然,耳边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定睛一看,一个女博士抱着孩子走上台去,一边走一边还向台上台下的人们挥手致意。院长笑嘻嘻地迎上一步,先去接过孩子,亲吻孩子的脸颊。我很惊异,这么隆重的庆典,竟然抱着孩子上台去接受学位,觉得不可思议!可接下来我也就见怪不怪了,原来这并非个别现象,还有领着两个孩子的父亲呢!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士,穿着博士服,竟然怀抱两个小的,后跟一个大的。院长依然亲吻每个孩子,台下更是尽情地鼓掌、欢呼、吹口哨!我终于明白了,这不仅是由于重视人、尊重人的人文主义思想,更是在鼓励一种奋斗的精神。一个有三个孩子的中年母亲,能读到博士毕业,这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努力,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啊!她们坦然地抱着孩子登上庄严的殿堂,其实正是为此而感到自豪呢!

  毕业典礼之后,与会者仍回到白色的大帐篷下进午餐。穿博士服、硕士服的毕业生和不同服饰、不同肤色的来宾,闹闹嚷嚷地聚集在一起,同学、朋友、师生、亲属之间,祝贺、交谈、签名、留影。女儿告诉我们说,毕业典礼虽然结束了,庆典活动还没有完,各院系都安排了学术报告,还要热闹一两天呢!由于语言的隔阂,我们不能参加,未免有些遗憾。但短短的不到一天的时间,我却体味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学术气氛,以及那竞争的机制和创造的精神。午餐后,我们参观了哈佛园,在约翰·哈佛的铜像前,我望着大理石底座上“1638”的字样,不禁感喟:这所有着三百六十多年历史的老牌名校,至今依然充满了活力,依然那么年轻!

  

来源:http://past.tianjindaily.com.cn/docroot/200203/28/rb02/28112302.htm


上海剑牛礼服---学位文化的传承者!! !


发布者:剑牛
更新日期:2008-5-28
浏览次数: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