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6/10/17 8:53:22 学生 大学生 高中生 初中生 小学生 sogou
  站内导航
  学位服展厅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位文化>>哈佛校园拾趣
 

哈佛校园拾趣

 来自 维客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哈佛大学校园 哈佛大学位于波士顿查理斯河北岸的大学城剑桥镇。小镇有10万人口,平均年龄26岁,显然多数为青年学生。剑桥镇原名新镇(New Town),后更名为剑桥。来自英国的早期移民1500―2000人中,有130名的牛津和剑桥毕业生,此比例比英国的平均水平还高。他们希望在这里建起像英国剑桥一样的大学,让子女也能接受他们在英国一样的教育。1636年麻省议会拨款4000英镑,建一所学校。同年,美国首座大学剑桥学院成立。当时,只有一名教师,4名学生,一间房子,一个院子。不久,一位名叫约翰・哈佛的清教徒牧师(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生),把一半遗产,约1700英镑和400册图书捐赠剑桥学院。为纪念先人捐资助学的功绩,1639年剑桥学院更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改称哈佛大学。 哈佛校园像一座小城,校园没有围墙,初来的游客往往身在哈佛还在问哈佛在哪儿。沿行人不多的小街前进,身边不时闪过一些建筑风格不尽相同的哈佛大学的艺术馆、博物馆、教堂、教学楼。小张先带笔者一家游览校园中心区哈佛庭院。一个绿树成阴、青草萋萋的小广场,周围是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置身于一幢幢爬满长青藤的红砖楼房中间,像是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广场东面是哈佛最早的正式教室霍尔登教堂,墙上雕有青白色霍尔登徽章。左侧是马萨诸塞厅,哈佛最古老的建筑。广场北面是纪念教堂,是为了纪念世界大战时阵亡的哈佛毕业生而建。每年的毕业典礼在教堂前举行。 早就听说哈佛大学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图书馆,也是美国最早的图书馆,于是先去看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中心馆是一座具有庄严典雅之美的古希腊风格的建筑,高10层。图书馆以捐赠者威德纳命名。关于哈佛大学威德纳图书馆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威德纳是哈佛1907年的毕业生,毕业后迷恋于藏书。1912年3月24日他去英国参加藏书拍卖会,同时与父母一道参加“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处女航,不幸在那次海难中丧生。哈里・威德纳23岁时立下遗嘱:如有不测,将其所有财产留给母亲。曾亲眼目睹爱子和丈夫莽身冰海的夫人为圆儿子的藏书遗愿,令在欧洲的仆人不惜重金,一定买下儿子想收藏的拍卖书籍。威德纳夫人向儿子热爱的母校捐款200万美元,修建了这座图书馆,并将儿子生前珍藏的3500册稀有图书捐赠给图书馆。 来哈佛不能不去看哈佛铜像。哈佛铜像位于花岗岩大楼大学厅的前面。为纪念把一半产业和400册藏书捐给学校的约翰・哈佛,1815年在校园内建起和真人大小差不多的铜像。由于年代久远和暴露于风雨之中,铜像呈暗褐色,但哈佛左脚异常光亮。据说,摸摸他的脚,子孙后代就可进入哈佛。哈佛铜像常是善搞恶作剧的学生们嘲弄的对象。卫斯理女子学院的女生好几次给哈佛铜像穿上印有“W”的卫斯理校服。 哈佛三百多年培养了数十万毕业生,其中有许多世界顶尖人物,先后培养出7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获奖者、十多位最高法院法官和无数的议员。我国也有不少名人毕业于哈佛,如气象学家竺可祯、数学家江泽涵、建筑学家梁思成和电脑大王王安等。 离开哈佛校园,来到游人如织的哈佛广场。哈佛广场位于三条马路交叉口,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广场周围,点缀着充满异国情调的书店、餐馆、酒吧、画店、工艺品店、电影院和剧院。这里有上百家各种菜系的餐馆和大大小小的数十家书店,最著名的当属马萨诸塞大街上的哈佛书店。地下室内出售哈佛师生用过的旧书,折价一半以上。我们随意进了一家书店,这里的书很多是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书。

 

来源:
http://www.wiki.cn/wiki/Misc:%E5%93%88%E4%BD%9B%E6%A0%A1%E5%9B%AD%E6%8B%BE%E8%B6%A3


上海剑牛礼服---学位文化的传承者!! !


发布者:剑牛
更新日期:2009-4-23
浏览次数:7211